跳到主要內容區

Top

【人物專訪】透過教育發揮影響力 行傳所蕭蘋老師

【人物專訪】透過教育發揮影響力 行傳所蕭蘋老師

【記者邱子穎/採訪報導】

永不停止前進的腳步,持續透過教育發揮影響力。在本月的人物專訪中,邀請到行傳所最資深、自本所創立第一年即進入任教的蕭蘋老師,擁有豐富教學經驗與研究動力的她,在採訪過程中,散發出源源不絕的能量。

具有強烈好奇心與正義感的蕭蘋,從小立志成為記者,自台大中文系畢業後,隨即進入政大新聞研究所就讀,在學期間歷經台灣報禁開放、地下電台合法化等媒體產業劇烈重組與社會變遷巨大的時期,完成學業後,她便投身新聞工作,擔任自由時報專欄組與政治組記者。在兩年的工作期間,歷經國會採訪、總統大選民意調查等任務。之後因緣際會,她離開了記者的工作,重拾學生身分,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攻讀大眾傳播博士。

談起台灣與國外的求學差異,蕭蘋認為兩者存在相當大的差異,她坦言過去的自己相當擅長讀書與考試,在台灣,做為一個好學生只需要是好的"istener",在課堂上聽懂老師說什麼,考試時再反饋回去即可。然而到了美國後,有不同的學習文化,必須學會如何做一位好的"speaker",在課堂上表達問題與意見。剛開始在美國求學的她,面對著相當大的壓力,教授要求大量的課堂參與和意見表達,不僅考驗著語言能力,對比過去在台灣的學習經驗也是一大挑戰。

即使台灣教育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,蕭蘋在行傳所的課堂中依舊鼓勵學生勇於發言,表達意見。透過課程設計,她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前預習,再加上課堂上的適時引導,讓同學有機會與自信充分的發言。蕭蘋認為,台灣的學生經常在心中預設每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,並且害怕犯錯,然而,在她的心目中,學生並非一定要提出一個「大哉問」才能成為問題,每個學生的疑問都具有討論的價值。

 

▲蕭蘋在2016年4月參訪美國華盛頓特區的
新聞博物館(Newseum)。

 

即使台灣教育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,蕭蘋在行傳所的課堂中依舊鼓勵學生勇於發言,表達意見。透過課程設計,她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前預習,再加上課堂上的適時引導,讓同學有機會與自信充分的發言。蕭蘋認為,台灣的學生經常在心中預設每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,並且害怕犯錯,然而,在她的心目中,學生並非一定要提出一個「大哉問」才能成為問題,每個學生的疑問都具有討論的價值。

在2015至2016年間,蕭蘋赴美國哈佛大學進行訪問研究,這是她第2次到訪哈佛,對比11年前(2004-2005年)的訪問經驗,蕭蘋認為美國大學的發展迅速,從設備、研究、學習與教學品質皆引領著社會進步的價值。透過教育部「頂尖大學策略聯盟獎助計畫」的支持,蕭蘋在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中心完成風險溝通的研究,她以2014年高雄氣爆事件為主要的研究個案,研究媒體在災難風險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,特別是新/舊媒體在事件過程與事後訊息傳遞的表現差異。

蕭蘋多年來專注於媒介與社會、性別的相關研究,她認為在台灣的教育文化下,人們固有的想法、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往往難以改變,而「教育」則是一個相當有力量的影響過程,在課堂上針對社會個案進行批判與討論,透過課堂讓同學理解進而改變。此外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有許多玩笑其實存有文化偏見,而忽視這些問題的往往是既得利益者。即使身邊的人有時認為自己太過尖銳,但蕭蘋認為,若我們有能力可以與偏見抗衡,何不挺身而出發揮影響力。

談起對未來傳播教育的建議,蕭蘋提到技術學習是次要的,面對不斷更新的科技,在怎麼學習也跟不上它的變更速度。最根本的應該是對知識的吸收能力,以及對事物、現象的思考與組織能力。對行傳所而言,「表達」是最核心的能力,同學應學習以多元的角度看待與思考事物,並懂得切入核心,表達多元的意見與觀點,影響社會。蕭蘋也鼓勵同學在經濟許可的狀況下出國交換,不僅能開拓眼界,在國外可以接觸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文化,知識的探索範圍可以更加擴大,將得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和成長動力。

最後,蕭蘋勉勵同學,行傳所的學生一向素質良好,所上給予的各種訓練在未來職場上也相當有幫助,切莫在學習上選擇輕鬆的路,盡量走出舒適圈,勇於接受挑戰,在知識「工具箱」中儲備將來所需的利器,勇往直前。